今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消失,张才波预计游客量会是去年的2倍,为了迎接樱桃采摘季的到来,他又投入8万元,搭建了凉亭,购买了相关设施设备,扩大了更大规模的接待能力。
分析不达标水源类型、区域分布、主要超标污染物及成因,分类制定水质达标方案并限期治理,采取更换水源或取水口、提升水厂水质净化工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等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45个河湖四乱问题、16个碍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农田废旧地膜污染危害,指导农户正确使用符合国标的地膜,鼓励农户使用可降解生物地膜,引导农民捡拾回收农田废旧地膜。四、推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昭通日报记者:单娟 童博谣 文/图校对:彭晓雨。首先向大家介绍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发布人,他们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田敏先生。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以风光水储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建成风电场6个装机27.3万千瓦,建成中小水电站32座装机80.6万千瓦,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3个、村级光伏电站140个、户用光伏7035户装机37.6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45.5万千瓦。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2022年,昭通市地级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100%,PM2.5年平均浓度为23ug/m3,重污染天数0天。二是巩固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以前,石缸小学和周边多个道路地段无路灯,部分学生家与学校距离超过5公里,冬天长期摸黑上下学,存在学生出行安全隐患。
积极联系协调企业捐赠投影仪、电脑、复印机等设备,价值2.5万元,借助现代化办公设备召开视频会议、举办各类培训,切实推动村务规范运行。认真研判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成功推动18户农户申请防贫保、3户农户申请一对一资助。省商务厅商务激励奖学金为35名石缸籍学生发放8000元助学金。针对留守儿童行为异常问题,通过心理疏导、树立标杆、奖品激励等方式打开儿童心扉,成功开导10名儿童,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新村村民小组、大树村民小组58户232 人(其中脱贫户23户115人)的出行质量,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及沿线村民小组村容村貌。推动石缸村党总支与云南妇女扶贫协会党支部、盐津县农业银行党支部签订支部结对共建协议,探索通过组织联建等方式建立互帮、互学、互助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桥梁作用,成功促成石缸村10名小学生与省商务厅职工子女结对,寄送友情礼包,互换友情卡,成功搭建城乡帮扶桥梁,并在六一儿童节入校举办游园活动,设置7个活动区和奖品兑换区,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节日。开展社区主题节日活动,送营养品送温暖,增强老人社区活动参与感,营造社区邻里团结互助氛围。建成一个50间规模化乌骨鸡示范养殖园,推动全村乌骨鸡养殖圈舍达到80余间,带动全村56户脱贫户和易地搬迁安置农户发展乌骨鸡实现稳定增收。提升办公现代化和便利化水平。
中国移动盐津分公司还发挥优势,围绕网络强村目标,于2022年投资30余万元,在原来4G基站的基础上,建成一个4G宏站,解决了乱山片区长期无4G网络的问题。截至目前,已通过多渠道完成消费帮扶2.6万元,惠及100余户农户。目前,石缸村建成一个840平方米的茶叶生产加工厂,采取村党总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连农户的合作模式,吸纳会同溪安置点脱贫户或三类对象参与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加工厂通过收购石缸村春茶提高群众收入,产生的利润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分红。我曾孙子回家来了的,我还做了些好吃的给他吃呢。
在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工作基础上,组织举办学党史促振兴 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包括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讲党课、趣味知识问答、走访老党员等环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员凝聚力,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3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记者来到石缸村采访看到,田坝村民小组王永超的养牛场里,70多头戴有密码标签标识的西蒙达尔牛正在悠闲地吃草。
自开展脱贫成果巩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盐津县豆沙镇石缸村在村两委及省商务厅、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盐津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盐津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紧盯群众增收这个核心,依托农村居民及脱贫人口三年持续增收行动,聚焦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真抓实干,力争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振兴是乡村振兴首选之路。
红白事务是农村的大事,也是农村难于管理的事。投资90余万元建设2个5G站点,实现了会同溪安置点及周边区域均有5G覆盖。做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乡村要振兴,乡风要文明。他说:等到路修好了,大家要做点什么产业都能做了,自己都会想办法致富了。积极争取滇苗助学、青少年教育发展项目、希望工程1+1等项目,为石缸村27名学生提供2.96万元奖学金
常态化走访老人,深入交流,组织老人开展下象棋、做健身操、玩游戏等活动,丰富老人日常生活。做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昭通日报记者 陈忠华 通讯员 黄成元 文/图。推动石缸村党总支与云南妇女扶贫协会党支部、盐津县农业银行党支部签订支部结对共建协议,探索通过组织联建等方式建立互帮、互学、互助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云南妇女扶贫协会了解到学生出行问题后,积极联系中山市科越照明有限公司向石缸小学捐赠了100盏太阳能充电户外手提挂灯。石缸村党总支是一个坚强的堡垒,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结合石缸村山林多的地理特点和乌骨鸡、肉牛、竹笋三大产业原生态特色,在中秋节前夕举办以石缸山货·有你甄好为主题的公益集市活动,卖出价值6980元的土鸡蛋、土鸡、竹笋和花生,惠及42户农户。建成一个270平方米的竹笋加工厂,覆盖万古、石门、黑喜等村,2022年收购秋笋3.35万公斤,实现经营性收入31万元,实现利润6万元,成功盘活全村8600亩竹笋健康发展,提振群众发展竹笋产业的积极性。3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记者来到石缸村采访看到,田坝村民小组王永超的养牛场里,70多头戴有密码标签标识的西蒙达尔牛正在悠闲地吃草。2022年共收购春茶4000余公斤,成功带动150余户茶农增收30余万元。
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新村村民小组、大树村民小组58户232 人(其中脱贫户23户115人)的出行质量,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及沿线村民小组村容村貌。强化基础建设塑造乡村新容貌2022年12月15日,石缸村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来到石缸小学,开展帮扶暖人心 照亮孩子们回家的路——云南妇女扶贫协会石缸小学太阳能充电户外手提挂灯捐赠仪式活动,将100盏太阳能户外灯送给小朋友。
2022年,石缸村党总支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沿途村民大力支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多措并举促增收踏上共同富裕新征程石缸村位于豆沙镇东部,总面积15.6平方公里。举办浓情端午 粽香石缸端午节活动,通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村民共同包粽子,送粽子给独居留守老人,切实促进睦邻友好,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2022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成功争取资金520万元修建10公里长的村组道路,当召开院坝会,告诉大家要修路了,徐孝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帮助困境儿童改造安心小屋,打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温馨房间,为2户6个女孩改造两间卧房。另外,中山市科越照明有限公司还捐赠了4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在小学和村委会周边,照亮群众出行路。全村共辖15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578户2590人。
由省商务厅、民促会、乐施会、昭通市海星行动公益协会共同推动的扶贫成果巩固和社区治理试点项目在石缸村落地,以三留守人员、特殊群体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关爱机制,强化社区儿童和老年人服务。在产业发展之路上,石缸村坚持筑牢两个车间(笋厂+茶厂),壮大两个基地(肉牛基地+乌鸡基地),扩展两个产业(魔芋+茶叶),全力推进产业振兴。
石缸村民小组森林边的山坡上,已经建好50间每间30平方米的高脚楼鸡舍,成群结队的乌骨鸡在林舍间飞翔觅食、快乐高歌……石缸村千方百计壮大肉牛基地和乌鸡基地,目前建成一个规模200头的规范化肉牛养殖场,以该养殖场为中心基地,示范带动全村146户农户养殖肉牛达到425头,中心养殖场采取村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效益鼓励的发展方式,不断巩固产业基础,拓展脱贫成果。其中,脱贫户234户1015人,三类对象34户161人。
积极争取滇苗助学、青少年教育发展项目、希望工程1+1等项目,为石缸村27名学生提供2.96万元奖学金。针对留守儿童行为异常问题,通过心理疏导、树立标杆、奖品激励等方式打开儿童心扉,成功开导10名儿童,引导儿童健康成长。